第三百七十五章:合营(2/5)
已经是没有了选择。到如今,他麾下的从者已经逾越五十万人之众,他的肩膀上挑着的是五十万人的生死,挑着的是五十万人的希望。不,不仅仅是五十万人。山风冷寒,恍若刮骨的钢刀,李岩的心也随着寒风慢慢的冰冷了下去,眼神也坚定了起来。他曾经立下誓言,举义旗而起,必将扫除女干邪,澄清宇内。大丈夫,言必行,行必果。要想改天换地,又怎么能够少得了牺牲。「呜————」低沉的号角声自远方响起,而后伴随着号角声响起的,是无数军卒的齐声呐喊,攻城已经拉开帷幕。洪武二年九月,诏以临濠为中都,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。后两易其名,又因中都宫阙建在凤凰山之南,终赐名凤阳。凤阳城参考《考工记》规划建设,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、军士民夫等,不少于百万之众。凤阳作为中都占地范围极广,规制之盛,实冠天下,共有三道城墙,分为三城。第一道城为中都城外城城墙,呈东西扁长的长方形,西南隅为将凤凰山包入城中,还修建了一个凸角,共开辟城门九座,水关十八座。凤阳城外城城墙周长,达到了惊人的六十余里。要知道,襄阳城城墙的周长只有十二,就是北京城城墙的周长也不过是二十八里。当然凤阳的城墙虽然长,但是实际上防守能力却是远不如襄阳和北京。如此漫长的城郭没有充足的守军也难以作为依仗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崇祯八年的时候,凤阳城会被当时高迎祥所带领的起义军所攻破的重要原因。不过眼下,防守兵力并不再是短板,凤阳周围云集了超过五万的明军官兵。五万明军依托着城墙,以及周遭的山岭、岗地安营扎营,排兵布防。之所以现在才发起对凤阳城的进攻,是因为此前明军在凤阳城外还有大量的营地。拔除这些明军在外围设置的据点和堡垒,也确实是花费了万民军不少的功夫。李岩现在所在的蒲北岗,原先就驻扎着千余名明军,曾经作为明军在凤阳城北的重要支点。扫视着凤阳漫长的城墙,李岩的大脑也飞速的在转动。凤阳的外城城墙漫长,防守能力很差,很多平缓的地段,都可以作为突破口,攻陷凤阳的外城并不困难。真正的难点却是凤阳的第二道城墙——禁垣。禁垣是中都凤阳的第二道城墙,周长十五里里,开四门。禁垣内就是中都凤阳的内城,大部分的重要建筑都在禁垣之中,宫殿坊市也全都集中在内城。禁垣城墙的高度普遍都在三丈